English

儒教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

2000-02-29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中国古代儒、佛、道三教并提,没有人觉得有什么本质不同,所争仅有是非;与此相应,是孔、老、释迦均圣,没有人觉得孔与释、老有什么本质不同,所争仅在高低。

1978年底,任继愈先生重提儒教是教说。虽然这不过是恢复了悠久辽远的传统旧说,然而相对于近代传统,这却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中国古代的种种问题。

李申撰著的《中国儒教史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)对儒教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作了描述。该书认为,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,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。这个整体,有统有宗,儒教,就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统和宗。儒教,不仅总统着一切方面,而且把它的精神贯彻到这各个方面之中,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前景,其他一切文化建树,都须以儒教精神为出发点,也以儒教精神为归宿。儒教,就像一棵大树的主干,其他方面就像是枝叶花果。儒教主干一面生长着自己,一面也把营养汁液输送给枝叶花果;自然,一面也从枝叶花果那里接受滋养。只有弄清了儒教问题,才能正确确定儒教在中国古代文化这棵大树上的地位,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。

过去的传统文化研究是以儒教非教立论,而该书以儒教是教立论。依传统见解,儒家重人事,该书试图说明,儒家之所以重人事,乃是要履行辅相上帝的义务。依传统见解,儒家是讲伦理道德的,该书试图说明,在儒者们看来,他们所讲的仁义礼智,三纲五常,正是天即上帝的意志。传统认为,儒家是反对鬼神信仰的,该书试图说明,儒者们可以反对礼制以外的淫祀,可以反对神人同形,但是不反对鬼神的存在,特别是不反对上帝的存在和它对世界的主宰、对人的赏善罚恶。依传统结论,天人感应之学是汉代经学的外道,该书试图说明,天人感应之学正是汉代经学的主导。传统认为,魏晋玄学讲天道自然,否定上帝,本书试图说明,天道自然并没有否认上帝的存在,更没有取消对上帝的信仰,不过他们认为的上帝是个清静无为的上帝,不是一个事事干涉的上帝罢了。因此,被学界长期讨论的天人关系,在古人的心目中,它本来乃是神与人的关系,那物质的、元气浩大的苍苍之天,就是被儒者尊而君之的上帝、皇天。至于孔子,人们祭祀他,就像祭祀天地日月、山川社稷一样,就是把他当成了一尊神,是和老君、释迦一样的神。所谓圣人,就是人神的中介,是天意的传达者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